在名称上做文章?民进党当局在爱沙尼亚设代表处碰壁
222
点击播报本文,约
【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张若】波罗的海国家爱沙尼亚2023年宣布接受台当局在当地设立代表处,但至今仍无下文。据台湾《中国时报》11月4日报道,多名知情人士透露,民进党当局在爱沙尼亚首都塔林设立代表处遭卡关,主因是双方在代表处名称方面意见有分歧,台当局希望根据先前“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”的例子,以“台湾”命名,爱沙尼亚则担忧引中国大陆不满,坚持以“台北”命名。
2021年11月,立陶宛批准台湾当局设立所谓“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”,中方宣布与立陶宛双边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。此后,中立之间无高级别官方交往,各领域交流合作不多。文章称,有消息人士直言,“要爱沙尼亚和立陶宛一样使用相似的名称是不可能的”,如果爱沙尼亚试图效仿立陶宛,这个国家几乎不可能从其他国家获得任何帮助。
《日经亚洲》11月3日报道称,爱沙尼亚外交部近日告诉该媒体,2023年爱沙尼亚接受台当局设立非外交性质的台北办事处,“但至今我们还没收到任何设立机构的请求”,多数国家都有“台北办事处”,“这符合一中政策,爱沙尼亚也会持续奉行”。
《日经亚洲》称,先前传出消息,台当局与加拿大就经贸问题谈了好几个月,但加拿大迟迟未与台当局签署协议。加上这次爱沙尼亚的事件,都显示许多国家看重中国大陆的态度,小心处理对台关系。
国民党“立委”牛煦庭表示,赖清德当局坚持在代表处名称上做文章,相信台湾民众自有公断。国民党“立委”徐巧芯批评称,民进党当局不应趁机植入“台独”,“自嗨没有意义”。台湾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员严震生表示,过去的“邦交国”屡屡与台当局“断交”,当局因而设立代表处,但现在增设代表处相当困难。
台湾《联合报》11月4日发表评论文章称,赖当局继续“反中抗中”能讨到什么便宜?赖当局从来没有尝试除了“顺美抗中”之外的第二条路,“当美国战略转向,赖当局还是单押美国,当然也就只能继续吃闷亏,坐视台湾成弃子和火药库了”。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
- 评论
- 关注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
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
关注人民网,传播正能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