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进党当局强制必修“本土语言”遭批判
据台湾媒体报道,按照民进党当局一手炮制的所谓课纲,“本土语言”将在今年的新学年成为台湾岛内中小学生的必修课。何为“本土语言”?课纲里说:闽南话、客家话、台湾各部落话、马祖本地人讲的闽东话等。
“本土语言”课从无到有、从选修到必修,20多年来在台湾一直伴随着巨大争议。从“本土语言”的定义到是否要进入课堂,学者、教师、家长都提出过质疑或反对,甚至有“课纲审查委员会”成员一起辞职表达抗议。但民进党当局置若罔闻,并变本加厉,于2018年以一纸“语言发展法”强渡关山:“本土语言”不仅进课堂,而且2022年新学年强制必修,再啰嗦就是“违法”!对此,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的台湾一位大学副教授称之为“舌尖上的‘台独’”。
“践踏语言”
为达到割裂两岸的目的,岛内的“台独”势力把一些词汇粗暴扭曲为政治道具,比如所谓“台语”。台湾人口的最大群体为大陆闽南移民后代,闽南话广泛使用,相对于较小群体使用的客家话、大陆其他省市的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,闽南话成为“台湾省”的方言代表,“台语”这种说法虽不准确,但已经成为岛内民众的俗称,并无政治指向。但“台独”势力无视大陆仍有1600万人使用闽南话,刻意将两岸都讲的闽南语视为独有的“台语”,并强行让所谓“台语”与血脉相通的闽南语脱钩,这就将“台语”打造成了“台独语”。
台湾2019年的课纲用了准确的书面语“闽南语”一词,“台独”教授蒋为文就煞有介事发起抗议活动,声称“闽南语”一词是“去台化”,“闽”字是门里关着虫,污蔑台湾人,并闹出了一系列“维护台语文”的争议事件,荒腔走板,莫此为甚。
此次民进党当局将“本土语言”送入校园必修,打着“本土多元”的旗号将“台语”政治化,台湾“中华语文促进协会”秘书长段心仪指出,民进党的这种做法是政治权力践踏语言和教育专业!
“‘硬拗’文字”
闽南话、客家话都是汉语方言,有音无字,随着语言的发展,有些方言或外来语进入汉语书写系统,台湾社会和媒体广泛运用的“冻蒜(当选)”“奥步(不道德的招数)”等就是用汉字表现闽南方言的例子。但这仅限于个别用语,如果按民进党当局的要求,闽南话作为语言在学校教授,口语可以,书写怎么教?
“台独”分子为“台语”造字行之有年,并以所谓“台语文”称之。现在大致有三个版本,一是以当年外国传教士学闽南话时用罗马拼音注音的符号为文字;二是用汉字注音为文字;三是台湾教育主管部门颁布了数量有限的英语注音“文字”。“台独”分子用这些符号夹杂着汉字创作“台语文”文学,民进党当局甚至设立电视台和所谓“母语日”,并举办各种比赛推广“台语文”。但讽刺的是连民进党自己也不用,他们雇佣的网军天天铺天盖地发文,也都是不折不扣的汉字,记者没发现一篇“台语文”,也许他们自己明白,就算写了也没人要看。
没人写没人看的语言如何教?台湾“教师工会总联合会”近日就提出,“本土语言”课很快就要成为高中的必修课,但现在师资、教材都不到位,因为不知道如何排课,台湾300多所高中只有60所的教学大纲过审,大多数高中茫然无措。一些中小学老师表示,过去作为选修课时,请不在编的“支援老师”讲“本土语言”尚可应付,作为影响升学的必修课,老师怎么对学生负责?一位家长网络留言:我的孩子还不够忙吗?为什么非要把方言“硬拗”成文字让孩子学?
“教育荒唐”
为方言造字,要老师硬教,逼孩子死学,学了不仅百无一用,还厌倦了方言,这显然无关保护方言、促进多元,民进党想的只是语文教学“去中国化”。20多年来台湾的语文教育从李登辉时期推广课外“乡土教材”,到减少文言文课时、减少语文课时、语文课程浅显化,被“台独”势力一步步推离中华传统。台湾学子从过去小学生张口就是“讲信修睦”到现在初中生写出“劣祖劣宗”,语言水平已经沉沦。诗人余光中生前曾经发起“抢救国文教育联盟”,坚持表示,文化应该让它持续地传承,而不能以短暂的“政治正确”,来干扰文化的传承。
但在民进党当局的政治语境里,传承就是“卖台”,“本土语言”才是所谓的政治正确。刚被罢免的民意代表陈柏惟质询官员时坚持讲闽南话,搞成两人对答必须用“翻译”的闹剧,贻笑天下。以“学术自由”自居的台湾师范大学则给用闽南话授课的老师加薪,号称“双语教学”,师大退休教授潘朝阳对此痛批“教育荒唐”,说“这根本就是在讨好民进党”!
虽然必修“本土语言”已经被民进党送入校园,但不平则鸣,争议仍旧不少、批评仍然尖锐。有教师认为:这种语言教育只会让台湾走向“方言化”和“部落化”;有媒体指出,在学英文和“本土语言”等“政治正确”的意识形态下,台湾学生的语言能力不增反减,实在是被政治耽误了。段心仪说,台湾好不容易实现了各种方言的沟通,现在却反其道而行之,政治令语言从沟通桥梁变为隔阂的工具,可恶!!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
- 评论
- 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