演繹跨越海峽的愛戀之歌
——音樂劇《戀曲》北京首演在即
音樂劇《戀曲》首演發布會上,演員們分享排演體驗。 |
音樂劇《戀曲》首演發布會上,演員們呈現劇中片段。 |
“高山青,澗水藍。阿裡山的姑娘美如水呀,阿裡山的少年壯如山……”1984年的春節聯歡晚會上,歌唱家奚秀蘭演唱的這首《阿裡山的姑娘》(又名《高山青》)一經唱響便傳遍大江南北。因曲風獨特、描寫逼真,很多人誤以為這是台灣少數民族民歌。
實際上,這首歌的詞作者是大陸四川籍青年鄧禹平。當年在給電影《阿裡山風雲》主題曲作詞時,沒有去過台灣的鄧禹平,以戀人白玫與自己在家鄉山水間嬉戲的場景為藍本,一揮而就寫成歌詞。即將在北京展開首輪演出的音樂劇《戀曲》,講述的正是鄧禹平和戀人跨越海峽、一生守望的故事。
“以愛情之名訴說團圓願景”
音樂劇《戀曲》由四川文化藝術學院出品,北京甲丁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與四川文化藝術學院聯合制作,北京海峽兩岸民間交流促進會擔任支持單位。其創作源於一曲一書,一曲是《高山青》,一書則是作家孫才杰2001年出版的小說《世紀絕戀》,而兩者的原型都源自愛國詩人鄧禹平與四川籍姑娘白玫的悲情戀歌。據記載,鄧禹平與白玫相識於上世紀30年代末,兩人以一支家鄉小曲結緣,此后共赴重慶追尋理想。
在經歷世事風雲之后,兩人終因歷史原因和人為阻隔,此生未復相見,從此相望於海峽兩岸,相守於彼此心中。1985年,彌留之際的鄧禹平,聽到了一生未嫁的白玫寄去的《高山青》錄音,帶著雖心願未了,卻聞聲如面的遺憾辭世。不久后,白玫也在四川病逝。
“音樂劇《戀曲》以愛情之名訴說團圓願景,以文化之義講述家國情懷,演繹了跨越海峽、忠貞不渝的愛戀之歌,也表達了兩岸同胞同根同源、共盼團圓的世代心願。”四川省綿陽市台辦主任吳剛在首演發布會上說。
該劇藝術總監甲丁對記者說,作為兩岸題材的音樂劇,制作團隊選擇的核心主題是愛。“愛能跨越古今山海,希望以此來寄寓兩岸兒女的家國之情。”《戀曲》採用“戲中戲”結構,以平行蒙太奇的方式,在過去與現在兩代人物的對話中,實現與觀眾的心靈互動。“如果戀人沒有分開,兩岸沒有分隔多好。”甲丁說,這是劇目想要傳遞的思考。“希望把這部戲帶到台灣,讓台灣觀眾也有這種觸動。”
“讓這份深情和觀眾產生共鳴”
音樂劇屬於場面敘事,要和作曲配合,在有限的篇幅中完成情節鋪陳、實現人物的情感抒發。編劇楊浥堃告訴記者,這些對於劇本創作,都是不小的挑戰。“我在創作中採用了雙線結構,此岸和彼岸、家國和情感,信息量很大。唱段既要能表情達意,又要能傳達信息。我有親戚在台灣,希望把我們共同的感受寫出來,讓兩岸觀眾都覺得‘是那麼回事’。”楊浥堃說。
《戀曲》以重金屬曲式融合民謠體曲風,以此構成全劇的音樂風格,從而更加貼合年輕人的觀劇趣味。“作為80后,我們這代人最初的流行音樂認知受台灣樂壇很大影響。”該劇作曲、音樂總監何琪對記者說,《戀曲》的音樂創作也從台灣樂壇汲取了很多養分,在創作台灣部分的曲子時,他會有意識地模仿台灣流行音樂中文學性的氣質。“如果走進劇場欣賞這部劇,會發現后半場的戲中有一首曲子,尤其是在向島內藝術家致敬。”何琪說。
“你會為了愛,用一生的時間去堅守嗎?”何琪說,鄧禹平的愛情純粹又美好,是文學化和帶有理想主義傾向的感情,這與當下大家對愛情和人生的理解,或許存在一定的差異。“我們要讓這份深情和觀眾產生共鳴,讓觀眾既享受音樂的美,也能和自己產生微妙的情感聯系、啟發關於人生的思考。”
“讓年輕演員更好地理解角色”
據《戀曲》導演金美花、朴美花介紹,在演出陣容上,該劇主要由90后、00后演員構成。除了幾位曾在知名音樂劇中擔當主演的實力派演員外,還有來自四川文化藝術學院的在校生,后者從校內近千名演員中選拔產生,本次首演也將是他們的舞台首秀。“如何讓年輕演員更好地理解角色、產生共鳴,這是我們投入許多精力去做的工作。”導演們告訴記者。
“《阿裡山的姑娘》這首歌,我小時候爸媽總在家聽。當時還是使用錄音機和磁帶的年代,我對這首歌留下比較深的印象。如今在音樂劇裡也開始唱這首歌,感覺很神奇。”劇中飾演鄧禹平的演員李明嶼對記者說,“這段時間的排練經歷讓我想到一句話,從前車馬很慢,一生隻夠愛一個人。白玫和鄧禹平的故事就是這樣,讓我很有感觸。”在“戲中戲”中飾演白玫的演員康珂然告訴記者,劇中角色是時代的縮影,心中始終懷抱希望,也許明天就能重逢。“心中有愛,就永不孤獨。”
《戀曲》在舞美方面將打造“舞台上的舞台”,呈現“進行中的排練”。通過設置多層級空間、可移位主景,以一變一場景、一動一空間的方式重塑舞台。演出將採用現場樂隊伴奏,不同的人聲和表演區域也將通過獨特的音響系統進行實景化區分,使音樂與音效、個體演員與群體表演的聲音表達更加真實生動。據主創人員介紹,6月9日至11日該劇將在北京進行為期3天共5場的首輪演出。
分享讓更多人看到
- 評論
- 關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