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評:從“微解封之亂”看台灣防疫人心思變
新華社北京7月15日電 題:從“微解封之亂”看台灣防疫人心思變
新華社記者趙博、陸華東
疫情三級警戒下,台北市四平陽光商圈周末人流稀少。新華社記者 姜婷婷 攝
台灣疫情延燒,三級警戒一再延長。台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從13日起“微解封”,適度鬆綁部分防疫措施。政令下達后,各地紛紛表示無所適從。本有縣市打算追隨,可在民眾“求三思”的輿論壓力下又紛紛倒戈,其中不乏綠營執政縣市。島內網友痛批,民進黨當局根本沒有回應民眾訴求,仍在靠話術防疫。
按照民進黨當局的“設計”,全台將開放部分風景區、游樂園區、休閑農場、植物園、文化園區、學校操場等戶外場所,美術館、博物館、電影院、社教機構等室內場所,除游泳池外的室內外運動場館等。餐廳、傳統市場、夜市、百貨賣場、美食街等餐飲場所,在符合有關防疫指引要求下可開放內用。
台中新光三越正在進行消毒。圖片源自台灣中時新聞網
理想很豐滿,現實卻骨感。面對洶涌民意,台北、新北、桃園、台中、高雄等地均表示持續三級警戒規范,不開放餐飲內用。對於文娛場所要不要開放、怎麼開放,各縣市也因疫情指揮中心發布的“指引”標准過於模糊,舉棋不定。可上山、禁下海,可9人成旅行團、禁5人室內群聚,可看電影、不能賞舞台劇……連日來,島內各界對“指引”裡此類“神邏輯”質疑聲不斷。新北市市長侯友宜表示,疫情指揮中心發布“指引”不是解決問題,而是爭議的開始。民進黨籍高雄市市長陳其邁也說,擔心“微解封變成一窩蜂”。
疫情之下,民眾最想要的當數盡快接種疫苗,然后是復工復產,恢復生計。目前,台灣疫苗接種覆蓋率約17%,遠遠達不到防疫需求。島內網友直呼,沒打疫苗就是沒有防護能力,此時奢言“解封”,誰敢安心出門?台灣《經濟日報》社論指出,加速取得與施打疫苗,是拯救台灣經濟的唯一解方。
按照民進黨當局的說法,對消費產業漸進式鬆綁是“因應民眾呼聲”“維護民生經濟”。有民進黨籍縣市長卻對媒體坦陳,須設法避免“微解封”造成疫情上升,否則又得關閉場域場所。《中國時報》評論文章一語中的:當局推出“微解封”政策且允許地方自行調整,意在甩鍋縣市和老百姓,一旦出現疫情反彈,既可借此打擊政治對手,又能說成是老百姓要求解封。島內網友痛批,民進黨當局這波操作充斥政治算計,令人寒心。
自5月中旬疫情暴發以來,民進黨當局“神操作”不斷。“校正回歸”“同島一命”“民主疫苗”“認知作戰”……防疫話術一個接一個,盡顯推卸責任功力之深厚。他們還大搞特權,搶在老人及其他急需人群之前接種疫苗,卻給高齡且有病史的老人使用未列入世衛組織緊急使用清單的疫苗。一個月前的“殘劑之亂”,更凸顯民進黨當局統籌能力低下,施政無能。
嘉義老人在接種疫苗。圖片源自台灣中時新聞網
民進黨當局失德無能,引發民意強烈反彈。數日前,《中國時報》以《民意大覺醒,全台“逆時中”》為題發表社論,直言民進黨一路錯到底,付出代價的是染疫的、猝死家中的、苦等不到疫苗的、還沒病死就先快餓死的可憐百姓。社論說,社會風向的改變,絕非一夕之間。在今年5月之前,民進黨當局一直大力吹捧防疫政績,但疫情暴發戳破了虛偽假象,讓人民清清楚楚地看見,其決策錯誤是如何遺禍大眾。
台灣新冠肺炎疫情已造成750多條生命逝去,民進黨當局大小官員卻無一人承擔責任、鞠躬下台。台灣民眾渴盼疫苗之際,民進黨諸公還在忙著噴政治口水,污稱大陸“統戰”。越是被民眾和輿論質問防疫無能,越要煽動“反中”“仇中”以圖轉移焦點。只是騙術玩多了總有失靈的時候。島內最新民調顯示,民進黨認同者3個月內銳減15%。
水可載舟,亦可覆舟。這波疫情積累的民怨正一步步將民進黨當局置於輿論風暴眼。有台媒直言,“微解封之亂”招致的民怨只是前奏,台灣社會對民進黨當局的逆反風潮正要啟動,民進黨發明再多話術也難以挽回失去的民心。
分享讓更多人看到
- 評論
- 關注